重庆第1眼 长假过半 重庆接住“人从众”

  长假过半,这个被寄予厚望的“黄金8天”,不出意外地一片“人从众”景象。根据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的最新数据,今年中秋国庆假期的前三天,全国旅游“出游人数”,多达3.95亿人次,同比去年的“十一”假期,增长了75.8%,全国旅游收入3422.4亿元,同比增长125.3%。重庆,也出现了井喷式的客流。假期前三天,飞往重庆的机票订单,同比疫情前的旅游高峰期——2019年,增长了近五成,酒店订单,也比2019年同期增长了2.9倍。

  见过堵车的,您见过堵人的吗?答案呼之欲出——中秋国庆假期,大半个中国的人都出游在路上,寻找“诗和远方”。一个“堵”字冲上了热搜,席卷全国。杭州西湖的断桥上,汹涌的人潮,比西湖水还壮观。上黄山走山路,摩肩擦踵是常态,脚尖儿踩人脚后跟儿的事情,也属难免。

  重庆的热门打卡点,长江索道,要算一个。假日前三天,这里每天都有1.8万人,等着从空中飞越长江。为了挤上狭小的轿厢,排队长龙,人多到一眼看不到头。

  白象居,也是一个热门打卡点。门口设置围栏,用于限客分流。虽然只是普通的居民楼,但面对最热黄金周,依然承受住了压力,扛起了井喷的客流。平均每天有超过1万人次的游客,进入白象居打卡,感受重庆魔幻的建筑风格。

  交通运输部预计,这个黄金周假期,全国跨区域人员流动量,将达20.5亿人次。长假客流的井喷与需求的井喷,密不可分。因疫情受阻的出游脚步,遇上一个长达8天的超级假期,自然而然找了出口。忍“一时之堵”,也是一种甜蜜的代价。

  一部小说、一部电影、一种美食、一段视频,利用互联网传播,就成了“吸粉利器”。社交热门话题,催生网红IP,随即就会引爆旅游市场。就像《长安三万里》之后,古都西安和“诗词之城”重庆,就迎来了暑期打卡潮。人们、尤其是年轻人,热衷于去现实中探寻究竟。这是假期前三天,重庆景区门票预订量的“前五”。这些景点,无一例外,都曾借助话题圈粉,也都尝到过“流量吸粉”的红利。

  悬崖万丈、壁立千仞。在重庆武隆,大自然鬼斧神工而成的天生三桥,纵向排成一列,挨个横跨“羊水河峡谷”。一场大雨后,云雾缭绕,正适合做玄幻电影中的修炼场。

  幽深的桥底天坑,飞檐翘角、青瓦灰墙,诡谲的地形配合千年古韵,把《满城尽带黄金甲》中“黑衣刺客出没之处”,诠释得淋漓尽致。

  得益于多部影视作品自带的话题流量,天生三桥热度居高不下,被不少电影迷列入“必打卡”清单。早在假期开始前,就有预测说:这个长假,将成为天生三桥“史上最热”的黄金周,游客数将超过10万人。这一预测并不夸张,假期前三天,游客已超过7万人。

  因“关注度”而产生“旅游爆款”,放诸四海皆准。靠着海量视频刷屏,成都的花花,把成都熊猫基地“刷”上了全国热门榜。北京的萌兰,帮助北京动物园,稳坐“本地热度”前三。重庆的“双重喜庆”,打完麻将、撸串儿,也圈粉无数,重庆动物园登顶“重庆景区榜首”。对话题的共鸣,让假期前三天的流量,稳稳流向大家熟知的地方。

  中秋节和国庆节,都是极具代表性的节日。一个是家庭日,写满了合家团圆、天涯与共的愿望。一个是纪念日,寄托了盛世繁荣、山河远阔的祝福。当中秋遇上国庆,家国情怀就此撞了个满怀。各个城市都把节日氛围拉满,特色文化体验游,在这个双节假期异军突起,成为旅游最大的增量和变量。

  在梁平,去赶一席“全素宴”,再逛逛国潮集市,品一杯稻田下午茶,晚上,看歌舞、追圆月。一天时间,安排得明明白白。中秋国庆假期前三天,梁平的游客量同比增长了34.66%。品节味、涨知识,是当下热门的节日旅游方式。这次中秋撞上国庆,给“沉浸式”的文化活动,留足了表演空间。

  渣滓洞,本是重庆歌乐山的一个煤窑,煤少、渣滓多,因而得名。但它真正值得被铭记的,是那段写满红岩故事的峥嵘岁月。人们参观展览、观看沉浸式的演出、参与互动活动,重温红色记忆,在国庆节里,感受英雄之城的魅力。

  这个长假,渣滓洞监狱旧址,成为红色旅游的人气“顶流”,日均人流量逼近1.8万人次。长假前半程,红岩各景区已接待游客超过19万人次。

  双城联动,红色旅游也是最新的亮点。成渝两地《新华日报》旧址,牵手开展双城打卡活动,是今年双节假期“上新”的项目,分走了一亲子游的客流。两个节日,底蕴厚重,需求翻倍。人们追逐节日文化的脚步,品味多种味道的人间烟火,从清晨的云雾日光,到华灯里的璀璨夜色,在不同的时间、不同的城市,感受着流光溢彩的假期生活。

  在重庆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、校长孟东方教授看来,文化是旅游的灵魂,以文化赋能,才能真正打好城市的文旅牌。

  重庆是一座具有三千多年文化的立体式城市,研究重庆文化,会为新时代、新征程、新重庆赋能。要加大重庆优良历史传统文化与旅游资源的深度融合,特别是要加大民间传统文化资源的宣传力度。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落到实处。推动全媒体传播体系的建设,怎么样把重庆的故事讲好,传播出去,使重庆的文化和旅游紧密地联系在一起。把文旅这张牌,在新的环境下打得更好。

  旅游最大的期盼值是什么?是名山大川的“到此一游”?是光怪陆离的“看个稀奇”?恐怕,这些还不足以让人踏上拥堵的旅程。人们期盼的是,深度感受一种生活,沉浸体验一种文化,达到情感共鸣。最好的旅游,是灵魂触动之旅,这不仅仅是策划的力量,更是文化的力量。挖掘、提升城市文化,方是流量网红变长红的核心要义。

  长假过半,这个被寄予厚望的“黄金8天”,不出意外地一片“人从众”景象。根据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的最新数据,今年中秋国庆假期的前三天,全国旅游“出游人数”,多达3.95亿人次,同比去年的“十一”假期,增长了75.8%,全国旅游收入3422.4亿元,同比增长125.3%。重庆,也出现了井喷式的客流。假期前三天,飞往重庆的机票订单,同比疫情前的旅游高峰期——2019年,增长了近五成,酒店订单,也比2019年同期增长了2.9倍。

  见过堵车的,您见过堵人的吗?答案呼之欲出——中秋国庆假期,大半个中国的人都出游在路上,寻找“诗和远方”。一个“堵”字冲上了热搜,席卷全国。杭州西湖的断桥上,汹涌的人潮,比西湖水还壮观。上黄山走山路,摩肩擦踵是常态,脚尖儿踩人脚后跟儿的事情,也属难免。

  重庆的热门打卡点,长江索道,要算一个。假日前三天,这里每天都有1.8万人,等着从空中飞越长江。为了挤上狭小的轿厢,排队长龙,人多到一眼看不到头。

  白象居,也是一个热门打卡点。门口设置围栏,用于限客分流。虽然只是普通的居民楼,但面对最热黄金周,依然承受住了压力,扛起了井喷的客流。平均每天有超过1万人次的游客,进入白象居打卡,感受重庆魔幻的建筑风格。

  交通运输部预计,这个黄金周假期,全国跨区域人员流动量,将达20.5亿人次。长假客流的井喷与需求的井喷,密不可分。因疫情受阻的出游脚步,遇上一个长达8天的超级假期,自然而然找了出口。忍“一时之堵”,也是一种甜蜜的代价。

  一部小说、一部电影、一种美食、一段视频,通过网络传播,就成了“吸粉利器”。社交热门话题,催生网红IP,随即就会引爆旅游市场。就像《长安三万里》之后,古都西安和“诗词之城”重庆,就迎来了暑期打卡潮。人们、尤其是年轻人,热衷于去现实中探寻究竟。这是假期前三天,重庆景区门票预订量的“前五”。这些景点,无一例外,都曾借助话题圈粉,也都尝到过“流量吸粉”的红利。

  悬崖万丈、壁立千仞。在重庆武隆,大自然鬼斧神工而成的天生三桥,纵向排成一列,挨个横跨“羊水河峡谷”。一场大雨后,云雾缭绕,正适合做玄幻电影中的修炼场。

  幽深的桥底天坑,飞檐翘角、青瓦灰墙,诡谲的地形配合千年古韵,把《满城尽带黄金甲》中“黑衣刺客出没之处”,诠释得淋漓尽致。

  得益于多部影视作品自带的话题流量,天生三桥热度居高不下,被不少电影迷列入“必打卡”清单。早在假期开始前,就有预测说:这个长假,将成为天生三桥“史上最热”的黄金周,游客数将超过10万人。这一预测并不夸张,假期前三天,游客已超过7万人。

  因“关注度”而产生“旅游爆款”,放诸四海皆准。靠着海量视频刷屏,成都的花花,把成都熊猫基地“刷”上了全国热门榜。北京的萌兰,帮助北京动物园,稳坐“本地热度”前三。重庆的“双重喜庆”,打完麻将、撸串儿,也圈粉无数,重庆动物园登顶“重庆景区榜首”。对话题的共鸣,让假期前三天的流量,稳稳流向大家熟知的地方。

  中秋节和国庆节,都是极具代表性的节日。一个是家庭日,写满了合家团圆、天涯与共的愿望。一个是纪念日,寄托了盛世繁荣、山河远阔的祝福。当中秋遇上国庆,家国情怀就此撞了个满怀。各个城市都把节日氛围拉满,特色文化体验游,在这个双节假期异军突起,成为旅游最大的增量和变量。

  在梁平,去赶一席“全素宴”,再逛逛国潮集市,品一杯稻田下午茶,晚上,看歌舞、追圆月。一天时间,安排得明明白白。中秋国庆假期前三天,梁平的游客量同比增长了34.66%。品节味、涨知识,是当下热门的节日旅游方式。这次中秋撞上国庆,给“沉浸式”的文化活动,留足了表演空间。

  渣滓洞,本是重庆歌乐山的一个煤窑,煤少、渣滓多,因而得名。但它真正值得被铭记的,是那段写满红岩故事的峥嵘岁月。人们参观展览、观看沉浸式的演出、参与互动活动,重温红色记忆,在国庆节里,感受英雄之城的魅力。

  这个长假,渣滓洞监狱旧址,成为红色旅游的人气“顶流”,日均人流量逼近1.8万人次。长假前半程,红岩各景区已接待游客超过19万人次。

  双城联动,红色旅游也是最新的亮点。成渝两地《新华日报》旧址,牵手开展双城打卡活动,是今年双节假期“上新”的项目,分走了一亲子游的客流。两个节日,底蕴厚重,需求翻倍。人们追逐节日文化的脚步,品味多种味道的人间烟火,从清晨的云雾日光,到华灯里的璀璨夜色,在不同的时间、不同的城市,感受着流光溢彩的假期生活。

  在重庆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、校长孟东方教授看来,文化是旅游的灵魂,以文化赋能,才能真正打好城市的文旅牌。

  重庆是一座具有三千多年文化的立体式城市,研究重庆文化,会为新时代、新征程、新重庆赋能。要加大重庆优秀传统文化与旅游资源的深层次地融合,特别是要加大民间传统文化资源的宣传力度。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落到实处。推动全媒体传播体系的建设,怎么样把重庆的故事讲好,传播出去,使重庆的文化和旅游紧密地联系在一起。把文旅这张牌,在新的环境下打得更好。

  旅游最大的期盼值是什么?是名山大川的“到此一游”?是光怪陆离的“看个稀奇”?恐怕,这些还不足以让人踏上拥堵的旅程。人们期盼的是,深度感受一种生活,沉浸体验一种文化,达到情感共鸣。最好的旅游,是灵魂触动之旅,这不仅仅是策划的力量,更是文化的力量。挖掘、提升城市文化,方是流量网红变长红的核心要义。

  亲爱的用户,“重庆”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“新重庆”客户端。为不影响后续使用,请扫描上方二维码,及时下载新版本。更优质的内容,更便捷的体验,我们在“新重庆”等你!

  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,在网络上使用、发布、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。未经本网授权,不得转载、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。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,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,并注明“来源:华龙网”或“来源:华龙网-重庆XX”。违反上述声明者,本网将追究其有关规定法律责任。

  ② 凡本网注明“来源:华龙网”的作品,系由本网自行采编,版权属华龙网。未经本网授权,不得转载、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。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,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,并注明“来源:华龙网”。违反上述声明者,本网将追究其有关规定法律责任。

  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、名称、水印的文字、图片、音频、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。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,联系邮箱:。

  附: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: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

  华龙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(最佳浏览环境:分辨率1024*768以上,浏览器版本IE8以上)

  地址:重庆市渝北区金开大道西段106号10栋移动新媒体产业大厦 邮编:401121 广告招商 传真

火狐体育足球app逆变电源 免费服务热线:400-800-7156

前台:13802584215
市场营销部
联系人:王经理 联系电话:13802584215
联系人:向经理 联系手机:13923864205
联系人:王小姐 联系手机:18902466510
Copyright © 2014-2017 www.gm901.net 火狐体育足球app下载_火狐体育足球官网 版权所有